![]() |
發(fā)布時間: 2023-10-11 11:14
正文摘要:求大佬解惑 根據(jù)理論電路來設計8M有源晶振的電路。R1: 輸出端串聯(lián)一個小電阻,為預留匹配設計。其作用是為了減少信號反射,以免造成信號反射引起的信號過沖。 C3:電源端預留電容,可根據(jù)實際情況調整。其作用是與 ... |
4樓說的沒錯,我在打樣測試后在沒接負載的情況下,不接R1和C3,輸出就是一個合適頻率的方波,感謝大佬們的指點![]() |
接上負載,接上示波器,改變參數(shù)看看:達成目的即可。直觀,映像深,記得窂。 輸入處電感,既能減小對處的EMC,也能削弱外部的尖峰干擾。不過,可以不用。理由,起作用的范圍不大。 |
Hephaestus 發(fā)表于 2023-10-11 20:38 有源晶體頻率6.78M,后果是啥?請大佬明示 |
電阻電容是根據(jù)你的連線及外接元件輸入阻抗而定的 |
老弟 發(fā)表于 2023-10-11 15:33 越來越離譜了,R1C4時間常數(shù)0.15us,特征頻率6.67Mhz,樓主晶體頻率是多少你知道嗎?后果是什么你知道嗎? |
“晶振是晶體振蕩器的簡稱,在電氣上它可以等效成一個電容和一個電阻并聯(lián)再串聯(lián)一個電容的二端網(wǎng)絡。電工學上這個網(wǎng)絡有兩個諧振點,以頻率的高低分,其中較低的頻率是串聯(lián)諧振;較高的頻率是并聯(lián)諧振。由于晶體自身的特性致使這兩個頻率的距離相當?shù)慕咏?在這個極窄的頻率范圍內,晶振等效為一個電感,所以只要晶振的兩端并聯(lián)上合適的電容它就會組成并聯(lián)諧振電路。 |
R1還是需要的吧?匹配阻抗,改善信號傳輸質量 |
FB是Ferrite Bead,120 Ohm是100MHz測試頻率下面的阻抗。 R1不需要,不要瞎接。 C3在datasheet里面是測試用的,用來模仿實際電路中的分布電容,你不要瞎接。 新手菜鳥的一個最常見的錯誤認識就是電路越復雜越好,事實完全相反。 |
電源串磁珠,主要是濾高頻和過EMC用,不適合用電感 如果只是自己玩玩,能正常工作就可以的話,直接貼個0歐電阻就好了 |
我看到有人FB1用磁珠,頻率較低的話應該用電感就行了吧 |
Powered by 單片機教程網(wǎng)